要把甲醛检测报告看明白,总共分几步?
第一步,把报告拿到,检查有无CMA标识!!!
第二步,把内页翻开,确认基本信息!!!
第三步,对照质量标准,核实是否超标!!!
1
看封面
唯一序列号 资质是关键
一份合格的检测报告首页都有很多信息,比如出具报告的单位或机构名称、委托单位或个人名称、报告出具的时间、报告编号……
一份检测报告数据是否可信,关键在于您选择的检测机构是否按规范操作!规范操作这个事情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很难识别。
那我们普通人要是想了解我花大价钱得到的报告上面的数据是否可信有什么简单办法么?必须有!!!
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2015年修正版)第二十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相关规定,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过资质认定!
这个资质是什么?就是当您犹豫踌躇要不要和这家公司签甲醛检测合同时,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销售小姐姐,放出的大招——“我公司具有CMA认证资质!”
CMA是中国计量认证(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的字母缩写。就像你考上大学、学完课程、搞好毕设、顺利答辩,才能发给你毕业证书一样,获得CMA认证也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资质认定评审,通过以后才能发个合格证书!
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检测机构才能够从事检测检验工作,并允许在其检验报告上使用CMA标记!对于普通人而言,有没有这个章就是识别报告是否有效的最佳方法!
找到红章后,再检查有没有唯一标识!
正规公司的检测报告加盖标识处都印着一个唯一序列码!
后面一般还跟着资质的有效期!
确认三要素后,检查报告的全部页都有完整记录,且加盖了骑缝章!
小仙女们参考化妆品专柜验货,小哥哥们参考游戏正版认证,有码、有标、有章的就是“正品”!
划重点,符合CMA认证规范的报告,上面的数据才更可信!!!
那还等什么,赶紧翻出你的报告看看吧!!!
2
看内页
报告十二卷 卷卷有门道
在检测报告内页,一般先有检测地址、采样环境、采样时间、采样方法、检测仪器等信息,这些信息看似不重要,但确是帮助确认数据质量的好帮手!
检测地址就不说了,小茕强烈建议大家核对一下,毕竟以次充好的检测机构和粗心大意的操作人员是客观存在的~~~
采样环境温湿度一般是采样当时的温度、湿度记录,您可以结合采样时的观察,判断是否真实~~~
采样时间就是检测公司上门来您家采样的具体时间~~~
采样方法就是按照什么流程或者什么规范采样的,比如甲醛等室内空气污染物采样测试有密闭多长时间的最低时限要求~~~
检测仪器就很重要了,符合国标分析标准的仪器只有那么几种,比如液相色谱仪(GC)、分光光度计这种,这些仪器记录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都是天方夜谭,但在判断检测是否符合国标要求的时候相当管用!
核对这些信息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判断这份检测报告的结果是否科学可靠!!!
下次坐在让人痛哭流涕的办公室、看着邮件里HR发来的检测合格四个醒目大字,您终于可以不用强颜欢笑!!!
一些集成在新风系统的甲醛检测仪显示“合格”的主要原因就是实时通风降低了空气中的甲醛浓度!!!
3
对标准
规范一对照 超标全知道
重头戏就是看检测结果啦!!!
一般来说,规范的检测报告会把相应指标的检测结果、标准名称、标准限值等信息都做在一张表格中方便阅读~~~
绿色点位检测结果显示是“<0.01”,其他报告可能还有还有“<0.02”等的描述,这些都是分析中常用记号,表明低于检测下限,也就是说浓度低到仪器测不出来。客厅甲苯低于检测限,真真是极好的!!!
蓝色点位检测结果显示是“0.59”,对照标准限值“≤0.60”,虽然是比限值低,但是0.59距离0.60已经很接近了,鉴于无论怎么制定标准,都有“踩线”的存在,大家主观上可以放点心,客观上还是要引起注意!!!
红色点位检测结果明显高于标准限值。图中客厅甲醛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超标,主卧甲醛和苯超标,结论没毛病!!!
最后提醒大家注意,并非检测结果低于限值就是安全、无毒的!!!
这些标准限值理论上都是根据毒理学实验结论和流行病学统计结果制定的,因为个体差异明显,同样浓度的污染物对于不同人来说,可能会有不同的健康影响!!!
为了保证大家的健康身体,还是减少在密闭的污染空间久待,新装修的地方一定要多通风、多通风、多通风!!!